炭黑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在橡膠、塑料、涂料、油墨和化妝品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炭黑的分散性能直接影響其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效果。本文將圍繞炭黑的分散性能,從粒徑、結構程度、表面活性及工藝分散性能四個方面進行詳細探討。
一、粒徑對炭黑分散性能的影響
炭黑的粒徑是影響其在橡膠等基體中分散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理論上,炭黑粒子以孤立個體被分散到橡膠中達到最勻化時,所形成的炭黑-橡膠網(wǎng)絡結構最為密集堅固,但實際操作中很難達到這種理想狀態(tài)。
小粒徑炭黑(30nm以下),如高耐磨、中超耐磨炭黑,由于內聚力的影響,很難以單個粒子形態(tài)存在。即便使用超聲波處理,在放大1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仍然是粒子間互相粘連、擁擠到一起,邊界模糊。這種特性賦予了小粒徑炭黑較強的內吸附能和對橡膠的較差濕潤能力,導致在橡膠中的分散速度較慢。然而,這些納米級炭黑粒子一旦被機械力強行分散后,會立即對橡膠大分子進行捕捉吸附、滾動纏繞,形成均勻、致密的橡膠-炭黑空間網(wǎng)絡,賦予硫化橡膠較高的強撕性和耐磨耗性。
相比之下,大粒徑(50nm以上)炭黑經(jīng)超聲波分散后,在放大7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下,炭黑基本以單個粒子形式出現(xiàn),粒子間的邊界比較清晰,形態(tài)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因此,大粒徑炭黑比較容易被分散到橡膠中去,但單位重量炭黑所形成的炭黑-橡膠網(wǎng)絡較為稀疏,加之因粒徑分布較寬導致的網(wǎng)絡不勻,致使硫化膠的強撕性能較為低下。
二、結構程度對炭黑分散性能的影響
除了粒徑,炭黑的結構程度也是影響其分散性能的重要因素。高結構炭黑具有枝鏈化的空間效應,降低了粒子間的內聚能,因此在粒徑相同時,高結構炭黑比低結構炭黑更容易被分散到橡膠中去。例如,新工藝炭黑N234、N229的粒徑分別小于相同級別的中超耐磨炭黑,但其吃粉速度卻快于后者;N339與高耐磨炭黑也是相同規(guī)律。
高結構炭黑的分散性能優(yōu)越,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微觀結構。高結構炭黑的粒子表面存在許多微小的枝鏈,這些枝鏈在橡膠中起到類似“錨點”的作用,增強了炭黑粒子與橡膠分子鏈的結合力,同時降低了粒子間的內聚能,使得炭黑更容易在橡膠中分散。
三、表面活性與反應特征對炭黑分散性能的影響
炭黑的生成過程中,烴類物質在1300-1600℃高溫條件下經(jīng)過裂解和聚集,形成炭黑顆粒。由于原料和生產(chǎn)工藝的不同,裂解與聚集的過程也不同,導致生產(chǎn)出的炭黑在粒徑、結構程度以及表面結構和表面基團上存在差異。
新工藝、小粒徑的炭黑,如N234,在高溫下反應比較完全,表面氫含量較少,同時因火焰中含氧豐富而形成較多的表面含氧基團。這些氫原子與活性基團能全部分散在其巨大的比表面上,混煉時容易被激活而與橡膠大分子形成化學交鏈鍵,這些化學交鏈點會影響炭黑的分散速度與擴散方向。
相比之下,通用炭黑的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長,不完全燃燒導致剩余的氫不僅存在于粒子表面上,還夾雜于粒子內部,但含氧基團卻較少。通用炭黑與橡膠只能形成物理纏結,很少有化學結合。因此,雖然通用炭黑補強的硫化膠伸長率較大,但定伸與拉伸強度卻較低。
四、工藝分散性能的優(yōu)化
在實際應用中,炭黑的分散性能不僅取決于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還受到分散工藝的影響。以下是幾種改善炭黑分散性能的方法:
表面改性:通過化學方法對炭黑表面進行處理,如使用硝酸氧化除去炭黑表面的多環(huán)芳烴,提高炭黑的分散性和著色強度。這種方法不僅能改善炭黑的分散性能,還能減少多環(huán)芳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分散劑的添加:在炭黑分散過程中添加分散劑,如表面活性劑,可以顯著降低炭黑粒子間的表面張力,提高炭黑在基體中的分散均勻性。
機械分散:利用超聲波、攪拌器等機械設備對炭黑進行分散處理,可以破壞炭黑粒子間的團聚結構,提高炭黑的分散效率。
混煉工藝的優(yōu)化:在橡膠混煉過程中,采用多段混煉方法,通過調整混煉溫度、時間和剪切力等參數(shù),可以優(yōu)化炭黑在橡膠中的分散狀態(tài),提高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性能。
結論
炭黑的分散性能是影響其在橡膠、塑料、涂料等領域應用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優(yōu)化炭黑的粒徑、結構程度、表面活性以及分散工藝,可以顯著提高炭黑的分散性能,從而改善相關產(chǎn)品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jù)具體產(chǎn)品的物性要求選擇合適的炭黑品種和分散工藝,以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